一、應用范圍
FCK-851系列微機測控裝置適用于1000 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(tǒng),面向特高壓的FCK-851系列裝置單交流量測量精度達到0.1%。
二、主要特點
1、高精度的測量技術
♦ 對二次TA的傳遞誤差采用軟件動態(tài)補償技術;
♦ 常規(guī)條件下,在測量的全范圍內,交流電流遙測量的基本誤差達到0.2%。
2、高可靠性的軟硬件設計
♦ 采用多CPU及嵌入式RTOS;
♦ 遙控開出采用雙CPU“啟動+出口”的方式;
♦ 輸入、輸出分開,強電、弱電分開;良好的電磁兼容性;
♦ 不依賴于五防工作站的間隔層五防功能,包括自鎖、互鎖和對現場操作的閉鎖。
3、完善的自檢功能
♦ 遙測采集回路自檢;
♦ 開出回路自檢(可以檢測到出口繼電器的動作線圈);
♦ AD、FLASH、EPROM等芯片自檢。
4、完備的間隔層監(jiān)控功能
♦ 監(jiān)視:大屏幕彩色液晶;人性化的操作界面;顯示本間隔的主接線圖;
♦ 控制:可直接通過人機界面的主接線圖控制開關、刀閘等;
♦ 記錄:包括遙信記錄、事件記錄、告警記錄、操作記錄;總計最多保存400條;
♦ 通信:測控裝置直接上以太網,并與其他智能設備共享網絡通道,全站數據共享。
5、可配置、大容量
♦ 遙測點的數量、遙信點的數量、遙控點的數量均可配置;
♦ 主接線圖、同期功能、檔位監(jiān)控、邏輯閉鎖功能等均可配置;
♦ 專用的可視化配置工具;
♦ DI插件可配置1~6塊,最多144路;DO插件可配置1~3塊,最多48路;交流測量插件可配置1~4塊,最多48路;直流測量插件可配置1~2塊,最多10路;
♦ 配置靈活,滿足多種應用的需要。
三、測控功能
1、遙測
通過對二次TA傳遞過程幅值誤差和相位誤差的研究,對二次TA傳遞誤差采用軟件動態(tài)補償技術,使電流和功率在全范圍內滿足0.2%精度要求。
2、遙信
遙信處理分為單點遙信和雙點遙信。
對于重要的斷路器或刀閘用雙點遙信來表示它的狀態(tài),兩路開入組成的雙點遙信有四種狀態(tài):00、01、10、11,其中01、10對應雙點遙信的合、分狀態(tài),00、11是無效狀態(tài),這四種狀態(tài)符合IEC60870-5-104規(guī)約中的定義
3、遙控
支持站控級、間隔層測控單元就地和現場就地三級控制。其優(yōu)先級的順序為:現場就地控制優(yōu)先級最高,測控單元就地控制優(yōu)先級第二,站控級優(yōu)先級第三。
為了保證控制出口的安全性,裝置除了提供具有公共端的合閘分閘觸點外,還提供獨立的觸點控制遙控開出的電源,確保裝置異常時,遙控開出的可靠性。裝置控制輸出有四個特點:
♦ 與控制出口相對應的邏輯閉鎖條件可編輯;
♦ 邏輯閉鎖條件實時演算,收集站內相關信息,保證邏輯閉鎖的實時性;
♦ 遙控出口可配置成雙CPU“啟動+出口”的方式;
♦ 提供獨立接點作為控制出口的電源閉鎖,保證出口的可靠性。
4、遙調
裝置具有對三組變壓器的檔位采集和控制功能,檔位輸入形式采用BCD碼,如果變壓器的檔位為十進制碼,需要加裝BCD碼制轉換器。另外,裝置具有滑檔閉鎖功能。
5、電度量采集功能
裝置提供積分電度(最多24路)或脈沖電度量(最多7路)的采集計算功能。
6、事件記錄
最多記錄200條,裝置掉電不丟失。
7、GPS對時
對時方式:“數據流+脈沖”方式或IRIG-B方式;
脈沖規(guī)格:DC 24 V;
對時精度:≤1 ms。
8、裝置自診斷
具有完善的自檢功能,當硬件出現異常時會發(fā)出告警信號并根據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閉鎖出口,根據告警信息可快速定位裝置硬件的故障位置,方便更換備用件快速排除故障。
9、同期合閘檢測功能
同期功能的選擇通過三個軟壓板(無檢定、檢無壓、檢同期)控制,這些壓板可以通過后臺監(jiān)控或遠方調度投退。
同期操作有遠方同期、就地同期和手合同期三種操作模式。
遠方同期操作:從后臺監(jiān)控或調度中心發(fā)出合閘命令。
就地同期操作:通過裝置面板的主接線圖進行合閘操作。
手合同期操作:人工進行就地合閘操作,通過手合同期開入觸發(fā)裝置的同期判別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