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生物質顆粒作為一種新型的顆粒燃料以其特有的優(yōu)勢贏得了廣泛的認可。與傳統(tǒng)的燃料相比,不僅具有經濟優(yōu)勢也具有環(huán)保效益,完全符合了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要求。
首先,由于形狀為顆粒,壓縮了體積,節(jié)省了儲存空間,也便于運輸,減少了運輸成本。
其次,燃燒效益高,易于燃盡,殘留的碳量少。與煤相比,揮發(fā)份含量高燃點低,易點燃;密度提高,能量密度大,燃燒持續(xù)時間大幅增加,可以直接在燃煤鍋爐上應用。
除此之外,生物質顆粒燃燒時有害氣體成分含量極低,排放的有害氣體少,具有環(huán)保效益。而且燃燒后的灰還可以作為鉀肥直接使用,節(jié)省了開支。
生物質燃料是利用農作物的玉米桿、麥草、稻草、花生殼、玉米芯、棉花桿、大豆桿、谷殼、雜草、樹枝、樹葉、鋸末、樹皮等固體廢棄物為原料,經過粉碎、加壓、增密、成型,成為小棒狀固體顆粒燃料。顆粒燃料是在常溫條件下利用壓輥和環(huán)模對木屑、秸稈等原料進行擠壓而制成的。原料的密度一般為 110-130kg/m3 左右,成型后的顆粒密度大于1100kg/m3 ,輸送、儲存極為方便,同時,其燃燒性能大為改善。
工藝流程:
為原料收集→原料粉碎→原料烘干→械制粒成型→裝袋銷售根據農作物的收獲期不同,要及時大量儲存原料,隨后粉碎、成型。成型時注意不要隨即裝袋,因熱脹冷縮的原理待冷卻40分鐘后,再裝袋運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