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航長風數(shù)控線切割機床之技術規(guī)格
一、數(shù)控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用途中航長風數(shù)控線切割機床主要用于35CrMo、3Cr2W8V、45#、T10等自由鍛材料以及銅、鋁合金、A3的高速線切割加工,加工后尺寸精度等級IT3~6級,一次切割表面粗糙度Ra≤2.5。
二、數(shù)控電火花線切割機床技術要求及規(guī)格
機床為快走絲線切割,具有電極絲垂直度手動可調、自動對端面、對中心、短路處理、斷絲處理、斷電保護及反向加工等功能,機床主要由可移動線架、半開放式工作臺、走絲裝置、電控系統(tǒng)和水基工作液系統(tǒng)等組成,要求結構簡潔緊湊,有足夠的靜態(tài)和動態(tài)剛度;布局合理、做工精細、操作簡單、夾緊方便、安全可靠,便于維護,符合GB7926-87《電火花線切割機精度》國家標準。
1.運動及加工指標
1.1. X、Y為交流伺服控制。
1.2.X軸行程≥600mm,Y軸行程≥500mm。
1.3.X、Y軸定位精度(全長)≤0.013mm,重復定位精度(全長)≤0.017mm。
1.4.X、Y軸快進速度≥2m/min。
1.5.長期穩(wěn)定切割速度應≥100mm2/min(100mm厚)。
1.6.切割最大厚度為400mm。
2.可移動線架
2.1.線架上下可調。
2.2.線架能夠完全離開工作臺,不得影響零件裝夾。
3.工作臺
3.1.工作臺面距地面高度處于700~1000mm。
3.2.工作臺承載不小于500Kg。
3.4.工作臺周邊圍板采用牢固可靠材料,要求不影響零件裝夾并可方便安裝拆卸。
4.電極絲安裝后與工作臺垂直度可達到0.02mm,調整后垂直度≤0.01mm;要求最大加工錐度±3°/100mm。
5.走絲裝置
5.1.標準配置為0.2mm鉬絲,同時具有0.12~0.2mm鉬絲加工功能。
5.2.導輪組件為耐磨、抗電加工材料。
5.3.繞絲系統(tǒng)應分別實現(xiàn)手動繞絲和自動繞絲。
5.4.儲絲筒材料為不銹、耐磨的鋼材料。
5.5.儲絲筒加工中徑向跳動≤0.03mm。
5.6.導電塊材料為硬質合金。
5.7.運絲電機為變頻調速。
6.電控系統(tǒng)
6.1.電控系統(tǒng)主要包括專用數(shù)控系統(tǒng)、自動編程軟件、脈沖電源等,并給控制電柜配置空調,配置急停開關,要求系統(tǒng)具有防水功能。
6.2.配置手持操作盒一個。
6.3.專用數(shù)控系統(tǒng)
6.3.1使用工控機,配置為1GHz以上主頻CPU、1G內存、80G硬盤、2個USB接口、鼠標、防水鍵盤、17寸彩色LCD和中文winXP系統(tǒng)或同檔次的其他數(shù)控系統(tǒng)等。
6.3.2.系統(tǒng)應能對線切割加工所有工藝參數(shù)、電源、冷卻液和機床運動功能等進行集中控制,并能夠分別實現(xiàn)自動和手動加工功能;設有開關工作液泵、開關儲絲筒及開始、暫停和恢復加工等功能鍵。
6.3.3.顯示為中文界面,主要顯示X和Y坐標、工藝參數(shù)、加工條件、功能鍵、速度、加工程序執(zhí)行等,具有電壓和電流顯示功能。
6.3.4.手動模式下應能實現(xiàn)置零、回起點、找中心、找正、加工條件及參數(shù)修改等功能。
6.3.5.自動模式下應能實現(xiàn)無人值守加工、提醒加工。具有加工軌跡模擬及預演、程序單段或連續(xù)執(zhí)行、斷絲自動停機等功能。
6.3.6.能對程序實現(xiàn)編輯、修改、拷貝、刪除、導入導出等基本操作。
6.3.7具有實時加工軌跡跟蹤顯示功能。
6.3.8.具有直線、圓弧插補及X、Y軸鏡像加工功能。
6.3.9.具有斷電記憶和加工結束后自動關機功能。
6.3.10.具有故障自動聲光報警功能。
6.4.自動編程軟件
6.4.1.可穩(wěn)定運行在中文系統(tǒng)下。
6.4.2.能導入導出中文Autocad2000以上圖形。
6.4.3.具有基于放電加工條件的自動編程功能和自動后置處理程序。
6.4.4.具有圖形坐標變換、縮放、旋轉等功能。
6.4.5.編程語言采取國際標準代碼。
6.5.脈沖電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