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陸認為導彈攻擊與防御的效益比為9比1;即防御的一方須以九倍甚至更高的成本,才有機會防止遭到敵人攻擊的損害。而且攻擊方掌握主動,總有突破防御方的手段,因此“攻擊為最佳的防御”。但在戰(zhàn)前為避免敵人的“先制奇襲”,并確保有二次反擊能力,有必要采取“符合國情”的防御。大陸對反導技術的研究,可追溯至20世紀60年代美蘇分別建立“哨兵”及“橡皮套鞋”反彈道導彈系統(tǒng)時期。當時,由于大陸并無攔截洲際導彈的能力,只能以疏散和強化工事的被動防御手段為主。除了陣地選擇在人煙較少的深山以降低損失外,為確保其尚未具規(guī)模的二炮部隊生存,大陸提出“640計劃”,目的是發(fā)展反導彈基本技術,以利未來自制導彈防御系統(tǒng),并于1966年出現(xiàn)以誘餌反制的構想。大陸于1980年取消該計劃,但基礎研究工作并未因此中斷。
上世紀80年代,美國提出的“星球大戰(zhàn)”計劃,促使大陸重新關注反導問題。1986年3月,大陸四位最具聲望的國防工程師聯(lián)名上書,提出“高技術研究與發(fā)展計劃綱要”,此即為所謂的“863計劃”,重啟導彈防御(“640計劃”)的初期研究工作。在低層攔截方面,大陸空軍與航天軍工部門提出為期15年的三階段計劃:第一步部署類似“愛國者”系統(tǒng)(如“紅旗-9”),第二步以此為基礎發(fā)展增程攔截彈,第三步則效仿美國研發(fā)陸基中段攔截系統(tǒng)。
由于目前攔截來襲遠程與洲際導彈(重返速度5公里/秒)的技術未臻成熟,而且各國的核武器部隊,均為敵國戰(zhàn)時攻擊的首要打擊目標,此一主觀的條件未解除前,大陸仍將主要以“被動防御”手段確保核武器戰(zhàn)斗力的生存。
《亞太防務》認為,大陸在反導方面的大趨勢為:對戰(zhàn)略導彈的防御,仍將維持最低威懾戰(zhàn)略以遂行“攻勢作戰(zhàn)”;對戰(zhàn)術導彈的防御,則以陸基、低層、點防御系統(tǒng)為主;在預警方面,對印度以戰(zhàn)術彈道為主要威脅,對美國、日本則以巡航導彈為主要防御對象。未來,在美國等核大國未進一步威脅大陸核武器生存之前,大陸的核武器兵力應不會有大幅增加,而積極加強對巡航導彈的防御,未來反而會因質的改良,做表面的裁減。